今天(12月10日)上午,国内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年发电量可超过100亿千瓦时。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共安装了701台风电机组,建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革命老区,每年能够提供清洁电能超过1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约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2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表示,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风光电大基地项目之一,也是第一批项目中建成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大基地,为推进国家双碳战略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清洁能源助力。
据介绍,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也是京蒙对口帮扶合作政策项目,通过建立风电装备制造创新示范产业园等手段,目前已解决当地就业1000余人,创造税收4亿元。
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科技创新投入,继续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密切合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陶嘉树)
中新网惠州12月10日电 (记者 孙秋霞)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主题的现代新国企研讨会7日在广东惠州举办。研讨会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指导,《国资报告》杂志社、中国新闻网主办,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提供学术支持。

此前,主办单位分别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激发国企新动能”“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主题,在北京、长春、海口先后举办过三次现代新国企研讨会。
图为现代新国企研讨会现场。中新网记者孙秋霞 摄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统筹开展世界一流创建示范行动、价值创造行动、管理提升行动和品牌引领行动等四个专项行动。2018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先后两批遴选出29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2020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在国有重点企业部署开展管理提升行动,聚焦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行精益管理举措,选树推广200个标杆企业、100个标杆项目和10个标杆模式。
“管理提升行动开展后,企业效率效益效能显著提升,2022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5%、成本费用利润率7.8%,较对标提升行动之初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76.3万元,增幅45%,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近5倍。”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对标提升长效机制,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以供应链管理、集团管控、管理创新等为重点,开展管理提升系列主题活动;深化管理标杆创建,在不同层级、不同管理领域培育形成一批管理示范标杆。
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
尽管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世界优秀企业,我国企业的短板和差距仍然存在。
在未来的工作中,国资国企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行深入融合。目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经开启。

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表示,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新时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可从六个方面入手:国资国企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质量效益、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带动联动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面对一些国家对我国先进制造业遏制打压不断升级,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推进产业链的强链补链稳链。”
讲好国企故事,提升品牌影响
“品牌卓越”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十六字方针”的重要内容。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会议暨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推进会。会议强调,切实推动品牌建设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塑造与企业规模体量、地位作用、发展愿景相匹配的一流品牌,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品牌竞争。
“针对中国的‘认知战’已经打响,国资央企在国际面临天生带流量、自动有关注的局面,做好公众认知与声誉管理是无法拒绝且必须获胜的邀请赛。”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表示,中国企业要把包括舆论在内的诸多风险早梳理、早管理,在国际传播中提升能力、补齐短板,要赢在提前出发,赢在未雨绸缪。

会议分析了国企品牌形象建设存在的短板与面临的机遇。对于下一步如何推动开展品牌引领行动,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一体化提升企业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锚定世界一流企业品牌,讲好现代新国企故事。(完)